首页 合作企业
 
 
首页 > 营销中心 > 临床释疑
   
标题 静脉输液:细节决定成败
时间 2010-05-05
 

    静脉输液或输血,是临床上为了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恢复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护士应熟练掌握的技术。但在临床工作中,各种因静脉输液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非罕见,严重者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由此,注重细节便成为静脉输液操作中必须贯彻始终的要点。
铺垫早 反应少
静脉输液反应中的发热反应及静脉炎都与输液前准备不足或不当有关。为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最好采用一次性使用的非PVC软袋包装输液制剂或PVC瓶装输液制剂。瓶装液体为保持大气压,必须使空气从液体中经过,这就埋下了潜在的污染隐患;而非PVC软袋包装输液制剂完全利用重力的密闭进行输液,可以避免这种隐患。
目前国内要求静脉输液制剂全部使用丁基橡胶做输液瓶塞,以减少污染和因反复穿刺而产生的微粒。操作时,若选用带有侧孔针头的加药注射器,进针角度尽量垂直和避免反复穿刺;或者选择内壁光滑、带有过滤装置的的输液器,也能减少微粒的产生。而后者还能减少药物粘附和排气所产生的附壁气泡,以防引起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另外,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也是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
技术巧 疗效高
    1.无痛注射
    所谓无痛,其实就是尽量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最简单的方法是以最短的路径和最快的速度将针头刺入静脉。先要选择弹性好的血管,并估计皮肤到血管的距离,以较大角度(45°~60°)快速进针,尽置避免针头在皮下反复游走,操作时注意与病人沟通,转移其注意力,减轻痛感。
    对于多次穿刺的病人,可能因其局部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增生的"补偿"反应(止血和恢复血管壁完整),出现局部瘢痕、血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等情况,这时应尽量避开之前穿刺的针眼.以免因反复穿刺引起静脉炎的发生。
    2.应付穿刺困难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慢性病患者,或者老、幼、肥胖及水肿等穿刺条件较差的病人,更需要细心应对。对于常用血管条件差的病人,可选择手背静脉网的边缘静脉分支或手指上的静脉进行穿刺;因静脉末端存在交通支,对于穿刺及固定困难的病例,可选择逆行(离心)穿刺,经证实,这样做的输液速度和效果不受影响。
     老年人因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输液前应绷紧皮肤,针头直接刺进血管,再妥善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也可采用逆行穿刺法,既便于穿刺和固定,也可减少因活动造成的反复穿刺。
    肥胖病人的血管较深,穿刺前应充分充盈血管,用手指仔细探查血管走行、深度和血管粗细,进针时速度宜稍慢,可事先消毒左手手指,边进针边探查血管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水肿病人可在穿刺前按压局部。推移皮下水肿,露出血管后再穿刺。
    如果病人处于失血或脱水状态。血管充盈差,可使用两条止血带,在肢体末端用细针穿刺成功后,输注20毫升生理盐水,再在近端用较粗的针头穿刺建立静脉通路,以利于液体和血液迅速注入。冬天和血管较细的人,可在穿刺前使用热敷,使血管充盈。
    3.输液速度
    教科书上提到:"静脉输液时,每15滴计为l毫升,成人一般静脉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小儿204~40滴/分",这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完全适用。因为输液器的设计在近年已有改动,一般的输液器设计为每20滴l毫升,如考虑到药液浓度、表面张力等问题,此数量还有一定的出入;而输液速度过慢会影响液体输入计划,长时间输液也会给病人造成不适。根据临床经验,除了患有心肺疾病者,老人和儿童外,药物若没有特殊要求时,一般成人的输液速度可达到70-80滴/分钟,250毫升液体可在70分钟左右输入。如输入甘露醇,输入速度可达到175~200滴/分钟;如外周静脉补钾、使用心血管药物、高浓度营养液、输血等,则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药物配伍
    加药和输液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尽量在一组液体内只加一种药物,因中药成分复杂,中西药不可配伍,如需续点,中药尽量放在第—组或最后—组,中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对配伍禁忌不明的药物,一定要单独输入,以免发生药效降低、毒性增加、沉淀等不良反应。
5.排气和拔针
因输液器头皮针连接处有过滤装置,避免存留气体,可使用两步排气法。第一步.同传统排气方法,使液体缓慢流入过滤器,在液体流出之前快速关闭开关;第二步,扎止血带前再次排气,使导管未端乳头垂直向下,滤纸呈水平位,打开调节器使液体缓慢流出,直至空气排尽。这种方法可使液体浸湿滤纸,减少微量空气滞留,减少安全隐患。拔针时速度宜快,拔针时不按压,拔针后快速地顺血管走行方向按压4分钟,可减轻疼痛及青紫形成。
 
保护好 处理妙
    除了输液时选择血管要从远端到近端,输液后进行热敷,或以生的马铃薯切片、芦荟等外敷,可以预防和改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外,静脉血管的日常保护也可减轻输液带来的疼痛和不适。
    而当各种等渗液体外渗时,可抬高患肢,以酒精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促进吸收。当高渗溶液、升压、缩血管药物外渗时,应及时使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甘露酵外渗早期宜冷敷,忌热敷。出现静脉炎或外渗处局部疼痛硬结,可使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局部涂擦;马铃薯片、芦荟、如意黄金散、红花油外敷也有效,可选用。

脑蛋白水解物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禁忌
关于注射用骨肽颜色的情况说明
 
下载中心 | 站点地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三元阳普2005-2009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世贸大厦D1905室 电话:0898-68546021 传真:0898-68653954
版权所有:三元阳普     网站制作:美景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