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作企业
 
 
首页 > 营销中心 > 临床释疑
   
标题 非药物本身的输液不良反应
时间 2009-05-04
 

药物浓度过高→静脉炎
【病例】肖大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10多年,每年秋冬季节发作。近日由于天气渐凉,早晚温差较大,以致旧病复发,出现气紧、喘息等症状,故到某乡镇卫生院求诊。医生给予静脉输液(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吸氧以及对症支持治疗。连续治疗3天后,肖大娘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但输液注射的那条静脉却出现疼痛的症状。开始肖大娘以为是针头刺激所致的疼痛,并没有在意,也没告知医生。谁知次日疼痛加重,而且针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麻等症状,并向前臂和肩膀蔓延,肖大娘这才告知医生。医生诊断为输液所致静脉炎,经更换注射部位,同时给予抗炎、止痛、炎症部位皮肤以50%硫酸镁溶液湿敷,以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2天后症状缓解;3天后症状消失。
 静脉炎是因长期输液、药物浓度过高或药物刺激过强,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注射静脉壁出现无菌性炎症;或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局部静脉细菌感染所致。临床症状主要有输液针头刺入处发红、肿胀、灼热和疼痛;输液注射静脉出现条索状红线,渐渐向近身处蔓延;如为细菌感染且严重时,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防治办法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防感染;对血管有明显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对于需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静脉炎发生后可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或95%酒精湿敷以及超短波治疗;如合并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输液不洁→发热反应
【病例】温姑娘新婚不久患了急性泌尿系感染,自服几天消炎药未见好转,故到某乡镇卫生院要求输液治疗。医生劝她先行肌肉注射抗生素,如不见好转方静脉点滴。但温姑娘以肌肉注射显效慢以及臀部疼痛为由不同意,医生只好给予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谁料静脉点滴约30分钟后,温姑娘出现寒战,继而高热的症状,测体温高达40.3℃,而且四肢厥冷,额出冷汗,医生给盖两张棉被还抖个不停。医生诊断为输液反应(发热反应);经给予更换液体、地塞米松5毫克肌肉注射以抗炎、盐酸异丙嗪25毫克肌肉注射以抗过敏、复方氨基比林25毫克肌肉注射以抗过敏、复方氨基比林2毫升肌肉注射以退热等治疗,20分钟后症状缓解,40分钟后症状消失。
 发热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裂解细菌、游离菌体蛋白和非蛋白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所致。其发生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者污染、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清洁保存不良或橡胶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多发生于输液开始30分钟左右时,症状先有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高达39至42℃,四肢厥冷,但血压无变化。
 防治办法为输液前检查输液器械和药物有无过期、变质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更换引起输液反应的液体、输液管和针头;同时给予盐酸异丙嗪、苯海拉明、地塞米松注射以抗炎抗过敏,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以退热或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和冰敷)等治疗。
 
输液过多→水中毒
【病例】谢大娘在"双夏"期间由于天气过热,加上劳累过度,在一天中午不幸中暑,被一同在田间劳动的乡亲们送到某乡镇卫生院急救。值班医生为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小伙子,接诊后他不由分说就给谢大娘大量输液。但由于经验不足,手忙脚乱,以致他给谢大娘用的全部是灭菌注射用水和低渗葡萄糖(内加多种维生素、辅酶A、三磷酸腺苷、肌苷和10%氯化钾溶液等)。当输液快完毕时,谢大娘出现全身浮肿、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以及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好在这时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科主任出诊归来,值班小伙子急请他会诊。科主任诊断为输液反应(水中毒),经给予利尿、补钠、降低血钾以及抗心律失常治疗3个小时后症状症状缓解,住院2天后痊愈出院。
 水中毒是由于输入过多的注射用水或低渗葡萄糖注射液(如50%葡萄糖注射液)导致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氯化钠以及其它晶体或胶体物质相对减少所致的一种输液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浮肿,其中尤其以脸部和四肢较为明显;严重时可因水分在静脉系统潴留,静脉压升高,动脉压降低,红细胞溶解,血红蛋白和钾离子释出而引起以室颤或心跳骤停而死亡。防治办法为利尿、补充氧化钠和其它胶体物质如白蛋白等;必要时可给予降低血钾药物(如碳酸氢钠、葡萄糖加胰岛素、葡萄糖酸钙、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排钾利尿剂)和抗心律失常(葡萄糖钙)治疗。
 
输液入空气→空气栓塞
【病例】肖大爷因突发心前区疼痛而到某镇卫生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扩张冠状动脉、吸氧、镇静、止痛以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输液过程中肖大爷临床症状一度好转,但随即急转直下,出现胸痛加剧、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急请上级医院医生会诊。上级医生诊断为输液反应(空气栓塞),立即帮助肖大爷解开衣领扣以通畅呼吸道,帮助肖大爷身体左侧卧、并用枕头垫高双脚,在不间断给予肖大爷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再给予镇静、吸氧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经上述紧急处理15分钟后,肖大爷上述症状开始缓解;继续治疗30分钟后所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空气栓塞是由于输液前输液管中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密有漏缝等原因而导致空气随液体进入体内所致。进入静脉的空气如果量较大,则可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患者严重缺氧而迅速死亡。主要临床表现有突然感到胸部异常不适、剧烈疼痛,随即出现呼吸空难、脸色苍白、口唇紫绀以及烦躁不安等;心脏听诊可闻及一响亮、持续的水泡音。
   防治办法未输液前仔细排尽空气;不使用连接不紧密和有漏缝的输液管;上述症状出现时置患者左侧卧和头低足高位,以使吸气时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内,同时使气泡上移至右心室,避开肺静脉入口;并给予吸氧等;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实行心肺复苏术。

输液过快→血容量过多
【病例】伍大姐3岁的小宝宝不久前因着凉出现发热、咳嗽。伍大姐认为是"感冒"自购"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口服3天未见效,故到社区医院就诊。医生测体温发现高达39.8度,咽喉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且肺部可闻干、湿性啰音,于是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给予小宝宝输液治疗。因护士严格按小儿滴速(每分钟20滴)输液,速度较慢,而伍大姐惦记家中另一个孩子和年迈的公公婆婆,故未经医生护士允许擅自调快滴速,以致小宝宝出现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以及不安等症状。医生闻讯赶来,诊断为输液反应(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经给予利尿、强心、吸氧以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1个小时后症状缓解;接着入院继续治疗7天后方痊愈出院。
      循环负荷过量为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液体,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以致心脏负荷过重的一种表现,具体表现为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并出现吸氧不能缓解的喘息以及剧烈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严重时粉红色泡沫痰可从口鼻涌出;听诊双侧肺底可闻细湿啰音。
      对此类输液反应的防治应强调:输液过程中滴速不要过快,液体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老年人以及婴幼儿尤其应该注意液体量和滴入速度。如出现上述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瞩患者端坐,两腿下垂;或四肢轮流结扎止血或血压计袖带,以减少筋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加压吸氧或酒精湿化后吸入;并给予强心(西地兰)、利尿(速尿)、镇静(安定)和扩张血管(酚妥拉明)等治疗。

关于注射用骨肽颜色的情况说明
 
下载中心 | 站点地图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三元阳普2005-2009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世贸大厦D1905室 电话:0898-68546021 传真:0898-68653954
版权所有:三元阳普     网站制作:美景数码